

微信号:1832117795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中国千年古县、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河北省乡村振兴重要地区
足额7345.07万元应收账款质押
YS县城投债权转让项目应
付息方式次日起息,季度付息,到期返本
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
金额
30万-50万元55万-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
预期年化收益率7.0%7.5%8.0%
公司介绍
【发行方】:
石家庄xx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由YS县xx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注册资本60000万元,经营范围: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建设工程监理、测绘服务。
石家庄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由YS县xx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注册资本:100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房地产开发经营建设工程施工;土地整治服务,土地调查评估服务土地使用权租赁,房屋拆迁服务,物业管理,建筑工程用机械销售,建筑材料销售,轻质建筑材料销楼
【担保方】:
【元氏简介】:YS县是石家庄以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京珠高速、青银高速、京港澳高速、新元高速等国家高速公路网穿越县域;京广铁路、京赞公路、石邢公路、G107国道等多条铁路国道交汇于此,形成了便捷的运输网络。2022年,石家庄各区县生产总值超过7100亿元。其中YS县195.8亿元,排名第12位,县域经济排名第二。2023年,YS县生产总值2054807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7347万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640991万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1146469万元,增长6.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1.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8%.民营经济增加值1546055万元,比上年增长5.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2%。
信托定融政信知识:
如何看待区县城投投资机会受2021年城投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影响,2022年区县级城投发行情况不及去年同期,但年初以来仍有实现首次发债的区县级城投平台。综合来看,区县级城投平台发债,仍受到区县综合财力和隐债制约,区县50亿仍然是一道坎,区县50亿以下发债首先是要规避隐债,其次需要强增信,最后在募集用途上有严格要求。
01.区县城投的选择
就上述情况,市场首先可以明确,即使是城投融资政策不变,仍可以有选择的参与区县主体。更何况,目前总体政策在改变。
从存量区县城投债来看:截至2022年5月13日,区县级城投存量债券规模达到4.32万亿元,占存量城投债比重为24.9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0亿以下的区县存量城投债规模为1.56万亿元,占区县城投债比重为35.99%;品种以私募债为主。
哪些区县级城投可以进一步挖掘
城投择券,在大框架上,首选区域,次选政策,后看票息。
综合一般预算收入和债务率来看,除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区县级城投重点关注以外,亦可关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亿以上且债务率水平适中的区域,可重点关注中部区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大型省会城市的内部或周边区县。
其次,受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的120个示范县,可以适度关注其发展和发债情况。
02.首发区县级城投
近日,一方面宽松,信用债市场表现突出;另一方面,因为央行23条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多项文件,市场关注下沉机会,如何看待区县级城投投资机会
1.1. 2022年以来有哪些首发区县级城投
受2021年城投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影响,2022年区县级城投发行情况不及去年同期,但年初以来仍有实现首次发债的区县级城投平台。此类平台有何特征为何能实现首发我们以此借鉴分析未来区县级城投平台动向。
2022年以来,截至2022年4月18日,共有18家区县级城投平台实现首发。
从财政情况来看,根据2021年所在区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9家新发区县级平台位于收入少于50亿以下的区县,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山东、浙江等区域(所属地级市排名较为靠后)。
从首发城投平台的背景来看,有7家平台的区县首次出现在债券市场;有6家平台为区县内新发债平台,此前区县内有其他城投平台发债;有5家平台为母子公司交替发债,或与有隐债主体发债受限有关。
从发行票息来看,大部分新发区县级城投发行利率在3.56%区间内,债务率高经济财政实力较差的区域票息则较高。
03.融资环境规范
2022年城投行业融资环境将延续2021年态势,整体仍处于规范阶段。
从城投行业历史周期看,虽然不同阶段行业政策松紧不一,但对于债务管控在逐步细化。2020年末以来,从财政部118号文对地方政府债务按照红橙黄绿分档分级管控,到交易所、交易商协会参考财政部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监测平台,再到国发5号文、银保监会15号文的表述,均保持了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以贯之的政策精神,且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均出现较大幅度提升。一系列会议精神、政策指引均昭示后疫情时代的城投宽松政策已结束,城投行业融资政策边际收紧。
2022年预计全行业整体融资环境仍处于规范阶段,具体原因如下:
(1)“遏增化存”的政策导向未变:2022年以来,国发2号文是近几年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表示对省级债务化解、国企改革、区域发展等的具体意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有序推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可以看出“严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的政策导向未变。
(2)财政或地方债对城投行业融资替代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用好政府投资,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且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整体来看,基建投资更多以财政或者专项债的形式由政府调控,对城投企业融资依赖度逐渐降低。
此外,需要注意今年内外部环境(疫情、外部政策以及俄乌冲突等)均呈现复杂态势,后续可能会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