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linbin123456

天津蓟州新城建设债权资产02政府债定融

linbin123456 2023-09-12 106
天津蓟州新城建设债权资产02政府债定融摘要: ?天津蓟州政信:每周二周五成立!?新品上市?AA发债主体融资?总资产接近600亿?稀缺直辖市精品?2022年GDP1.6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6.6亿【天津蓟州新城建设债权资...
微信号:1832117795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天津蓟州政信:每周二周五成立!
?新品上市?AA发债主体融资?总资产接近600亿?稀缺直辖市精品?2022年GDP1.6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6.6亿
【天津蓟州新城建设债权资产02政府债定融】
?规模:5000万 12月 季度付息(25号)
?收益:30-50-100-300万 8.4-8.7-9-9.3%
⭕资金用途:用于市政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风控措施及亮点:
?1、AA发债主体融资:天xx设投资有限公司(实控人:天津市蓟州区国资委)总资产590.76亿元,流动资产316.37亿,主体评级AA,债评AA。是蓟州区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主体,主要负责蓟州区内的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评级展望为稳定,偿债能力较强目前已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额度合计146亿元、其他商业银行150亿元授信额度;另外,于2019年7月于香港联交所发行美元债7000万美元,成为天津市为数不多的成功发行境外债的国有企业;
?2、国企平台担保:天xx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总资产28亿元。实际控制人为蓟州区人民政府,是当地最大的基础设施施工单位承接包括于桥水库生态保护,蓟州区森林生态修复与综合提升,新城公乐亭湿地提升改造,新城州河地块新开景观河道清淤、生态提升改造,湖璟中心(湖璟苑)室外给排水、道路管网配套、庭院景观绿化、室外道路及铺装等二十余项在建工程。预计2023年底可实现工程款收入13亿元,担保能力强
?3、应收账款质押:发行人以其持有的价值不低于1亿元的应收账款为本项目提供质押担保
⭕天津市介绍:
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是国家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2022年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6311.34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6.6亿,其中税收收入1346.8亿,税收占比为73%,非税收入499.7亿。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23.7亿
蓟州区位于北京和天津经济圈的交汇点,区位优势显著,发展前景向好,区域财政实力较强,增长稳定,区域经济发达。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9.3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4亿

信托定融政信知识:

原建筑为高层建筑群

    要进行施工的建筑群属于塔楼建筑,整体由地下室与上部建筑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的楼层数分别为2层与30层

    设计前期调查表明该塔楼的地下室及1#、2#塔楼已经于1995年12月完成施工

    本次设计对3#、4#、5#楼原设计户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通过不断的结构试算,对基础及地下室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确定了上部各塔楼能建设的层数,拟订了建筑方案

    经过对结构方案的比对论证,本项目确定采用多塔带厚板转换层结构型式,结构体系由下部框剪结构转换成上部剪力墙结构,且上部建筑接近一半剪力墙需要在三层楼面处转换

    多墙带厚板转换结构属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超出规范要求,需要进行专项审查

    原设计3#、4#、5#楼下部一、二层相连形成大底盘,现设计保留原设计的大底盘,利用原有3#、4#、5#楼墙柱修改成新的3#、4#、5#楼平面,并在原裙房处增加一幢6层高的6#楼

    塔楼部分每幢楼之间用伸缩缝(防震缝)隔开形成上部四个塔楼

    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2结构设计说明 2.1结构设计依据

天津蓟州新城建设债权资产02政府债定融

    在对本工程进行结构初步设计的时候主要遵循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等有关规定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所在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II类,特征周期Tg=0.35sec

    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95kN/m2,地面粗糙度B类,风载体型系数1.4

    本工程地质详勘报告

    地下室部分抗震鉴定报告

     2.2工程选定的设计结构

    本次设计选定的设计结构主要有裙楼结构及塔楼结构两部分

    设计结构选定如下:1)裙楼结构维持原设计的框剪结构本次工程为两层裙房,东西长127.6m,地下部分已完成施工且没有预留变形缝,故裙楼采用后浇带及跳仓法施工,其中厚板中不设后浇带采用跳仓法施工,厚板与其他屋面采用后浇带处理

    2)塔楼结构本工程3#楼22层建筑物高度69.98m,4#楼29层建筑物高度90.28m,5#楼17层建筑物高度56.98m,这三个塔楼均采用剪力墙结构

    6#楼6层建筑物高度21.8m,采用框架结构

    根据主楼与裙楼竖向构件关系,将3#、4#、5#塔楼结构采用厚板转换层转换,转换厚板设于2层屋面(3层楼面),4号楼转换板上承托28层,转换板厚为1.8m

    3号楼转换板上承托21层,转换板厚为1.5m

    5号楼转换板上承托16层,转换板厚为1.5m,厚板长约98m

    整体结构单元网格示意图如图2所示

     3厚板转换结构计算 为了精确分析转换板的内力,本文采用实体单元对转换板进行有限元模拟,同时与其他结构构件形成三维空间力学模型

    这样未对转换板的边界条件作任何简化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整体结构进行计算分析,重点分析转换板的内力和变形

    计算分析时考虑三个塔楼和转换板整体作用效果

    在ANSYS软件建模时,转换厚板采用实体单元,每个结点含有3个未知数

    剪力墙和楼板采用壳单元,每个结点含有6个未知数

    框支柱和普通梁采用三维空间线单元,每个结点含有6个未知数【1】

     3.1厚板转换层结构荷载计算

    本工程对于厚板转换层结构的荷载计算主要分为恒载、活载、风载的计算

    1)厚板转换层结构恒载计算恒载包括结构构件自重和附加荷载(各种设备、建筑装饰和填充墙)

    在ANSYS软件中,结构构件自重按惯性力来计算,可只需输入附加荷载

    楼板、梁和墙输入的荷载数值来自于SATWE模型

    从各塔楼下转换板的竖向位移来看,转换板上最大位移均发生在框支柱与核心筒相连的大板上,并且位于悬挑部位【4】

    4号楼竖向最大位移为2.122mm,3号楼竖向最大位移为2.272mm,5号楼竖向最大位移为1.918mm

    转换板的最大位移不是发生在最高的4号楼,而是在3号楼

    由于3号楼转换板上承托21层,而且板厚仅为1.5m,因此3号楼处的转换板在设计时也应加以重视

     2)厚板转换层结构活载计算活载均作用在楼板上,楼板输入的荷载数值来自于SATWE模型

    活荷载的计算量关系到了z向位移数值,通过SATWE模型的活荷载计算得出活荷载在各楼层中的分布并不均匀、各竖向构件分配的轴力差距在增大的结论

    3)厚板转换层结构风载计算ANSYS软件将各楼层的风荷载数值均匀分配到各抗侧构件在楼盖处的节点上,这样可保证风荷载作用数值的准确性

    在x向、y向风载作用下,整体结构和框支层的x向、y向会发生变形

    计算结果显示风载值还在合理范围内

     3.2结构模态和等效刚度比计算

    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计算应参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对计算等效侧向刚度比的模型要求,采用三维空间模型,上部结构取3层,高度为8.0m

    下部结构取2层,高度为9.8m

    分别考虑两个主轴方向(x向、y向)的等效侧向刚度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式计算

    从而得到结构在x、y两方向上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分别为0.360、0.454,均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的限制要求

    3.3结构地震指数及位移计算

    在ANSYS软件分析中,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来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

    本工程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设计,以此规范给出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为依据,乘以重力加速度,得到加速度反应谱曲线

    本工程地处II类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反应谱最大影响系数0.12

    在用ANSYS软件计算时,各振型以位移为基础进行作用效应的组合,采用CQC法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

    在结构计算时,将数值分别作用在结构x向、y向上,计算出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包括结点位移、单元力和层剪力

    本工程的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307200kN

    x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为14772.8kN,剪重比为4.81%

    y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为13668.6kN,剪重比为4.45%

    在地震作用下,计算得到的各楼层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数值远小于规范限值1/1000,满足设计要求

     4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整体结构各种工况作用下的组合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出所计算的结构整体设计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由于在x向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平面下部两个角端抗侧能力明显偏小,此处扭转效应较大,设计时需采取加强措施

    建议对各塔楼核心筒部位楼板均加厚至150mm,采用双层双向配筋,立面收进及屋顶小塔楼等部位楼板均加厚

    将转换层各塔楼下墙柱抗震等级均改为一级,号楼框支角柱抗震等级提高至特一级,并设芯柱提高其延性

     参考文献: 【1】赵欣.试论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初探【J】.中国房地产业,2015(8):188. 【2】骆永生.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中钢结构设计方法与思路的研究【J】.安徽建筑,2015(5):117-118.   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

         4.箍筋最小直径:根据《高规》第6.3.2.5条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6.3.2-2的要求;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表6.3.2-2见《高规》

    抗规6.3.3也有同样的规定,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5.钢筋的强度等级与satwe参数设置中的是否一致,尤其是箍筋

         6.当梁和支座同宽时,梁每排放置的根数计算时应减去支座纵筋两侧的直径宽度

         6.梁跨数应结合配筋结果看是否调整

         7.对承受较大集中力的梁(如车库顶板、二次转换梁等),是否核算附加箍筋及吊筋

         7.梁箍筋加密区是否满足计算结果,尤其是在双次梁体系中

         8.悬挑梁表达是否有误,顶筋是否放大

    顶钢筋一定通长

         9.通长筋的设置是否满足抗规6.3.4:(通长筋尽量使用小直径钢筋)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

    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ф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ф12

         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10.梁四肢箍的时候钢筋根数保证大于等于四根

         11.次梁变标高位置计算假定是否与实际相符;次梁变宽度位置计算假定与实际是否相符

         12、次梁与主梁垂直搭接的时候,注意锚固长度的确定;     13、一般次梁底比主梁底要低,当次梁底低于主梁底的时候,要做吊柱

         14、梁柱偏心超过1/4时,考虑水平加腋,尤其是高层

         15、混规9.2.6:梁的上部纵向构造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

    

天津蓟州新城建设债权资产02政府债定融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linbin123456本文地址:http://www.lcbz.org.cn/post/69138.html发布于 2023-09-1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债券政信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