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中部省会城市区级首发政信项目+总资产181.75亿元区属国有平台+1.5倍应收账款转让;
?规模:¥20000万元
?期限:12个月;付息方式:自然季度20号付息
?预期收益:30-50-100-300万、8.7%-8.9%-9.1%-9.3%
?资金用途:用于阳逻经济开发区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融资方】武汉xx开发策划、投融资、建设和土地开发等。
?【增信措施】
1、【国有平台担保】: 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是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新洲区区属Ⅰ类国有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5.38亿元,总资产181.75亿元,主要承担阳逻开发区乃至新洲区范围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开发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实际控制人为武汉市人民政府;
2、【足额应收账款转让】:武汉阳逻新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持有的合计人民币33000万的应收账款进行转让,到期溢价回购;
?【项目亮点】
1、本项目发行方为武汉市辖区区级平台首次市场发行,发行方承担阳逻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等主要职能,实际控制人为武汉市新洲区国资委;
2、本项目担保方为武汉阳逻经济xx发有限公司,总资产181.75亿元,实际控制人为武汉市人民政府。
3、提供合计人民币33000万元应收账款进行转让,覆盖本金,安全边际高;
4、新洲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面积1463.43平方千米。下辖12个街道、1个镇;另辖2个乡级单位,人口约96万。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三批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名单。2022年,新洲区生产总值达到1085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34.5亿元。
5、武汉市,简称“汉”,别称江城,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和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2年末,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73.9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8866.43亿元。
无关内容:
主要承担浙北杭嘉湖地区与上海之间的物质的水上运输,同是还是浙江至上海的内河集装箱运输主要通道;也是长三角地区内河骨干航道网之一杭申线航道上海段现状面宽已基本满足Ⅲ级航道的要求,但沪杭高速公路桥净空高度等现状条件还不能满足Ⅲ级航道的标准和集装箱运输主通道的需要
为此,作为杭申线航道整治工程的一部分,沪杭高速公路跨杭申线特大桥将进行改建,要求达到Ⅲ级通航标准要求
根据工程规划设计的要求,沪杭高速公路跨杭申线特大桥将抬高桥面的高度和调整大桥桥面的纵坡
为节约投资成本,大多数的桥梁采用分联整体同步(按照各桥墩设计标高和坡度设定速度和位移)抬升的方案
以12跨桥梁(13个桥墩)作为一个分联整体进行同步抬升,采用多组液压爬升装置和液压泵站提供动力,由主控制计算机通过总线对前端单元进行集中操作控制的方式进行
二、 桥梁分联整体抬升系统的总体方案 整个桥梁计71个桥墩,其中Pm1~Pm28、Pm35~Pm58、Pm64~Pm70跨采用分联整体顶升的方式,其余各跨(墩)拆除重建
对于待顶升的各个桥墩,墩柱的原始高度和改建后设计标高均相同,所以每个桥墩的顶升量从0.373m~7.376m不等
同时,各个桥墩之间的跨距不尽相同,主要有20m、22m、35m几种跨距,对不同组合,在恒载作用下桥墩各柱所受的竖向载荷如下表: 为减少顶升设备的种类,单柱的顶升能力设计为两种:即1500KN和2800KN两种
Pm24、Pm24 和Pm26墩的每个柱顶升能力为2800KN,其余桥墩的每个柱顶升能力为1500KN
沪杭高速公路航道桥梁顶升方案.doc 768faf682b9ab249dc99830022293866.doc (168.00 KB) 建筑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市场竞争状态也逐渐转变为对工程质量的争夺
工程管理在建筑行业中变得愈发的重要,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探讨得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希望能为后来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的腾飞让我们的建筑工程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积攒了丰厚的管理经验,获得了骄人的业绩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交叉作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其给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和不便
一、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在工程立项后,我们对于招标、设计、规划、施工等各项过程的管理称为建筑工程管理,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让我们的建筑工程能够高效迅速的完成
但是,由于工程管理在我国实行的时间较短,相应的深入研究还比较缺乏,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如下: 1、不完善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在我国工程管理众多问题中算是比较突出
我们知道,建筑工程企业开展管理活动的依据就是工程的管理体制
如果体制不完善,将会给我们正常的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困难
很多建筑工程过分的追求开支的节省,从开支和人员配备上大肆削弱工程管理部门,使得一些工程管理必需的人员缺失得不到补充,常常是一个员工身兼数职
长期如此,不仅会极大地伤害管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让日常工作的落实和监督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
2、不科学的管理形式 以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目前的行业模式,然而这种模式行为的运行效果却并不理想
除去一些专业性较强和较为特殊的施工环节,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绝大多数的任务是由劳务队用自供材料和自有装备来完成
但是,在我国的劳务队伍中,绝大多数的建筑劳务工作者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专业化程度也无法达到要求,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对日常施工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资源的需求来满足对劳务队伍的管理需求,而且这种管理的效果还常常较为一般
大量的资源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被牵制或者浪费,自然管理水平也就无法得到提高
较低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专业技术带头人的缺乏,人才资源尤其是各种懂技术、会经营、懂法律、懂外语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资源严重缺乏,那种按国际项目管理程序、模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会项目管理软件的高级管理人才缺位,一些设计、监理、承包单位水平总体不高,竞争力不强,无法适应建筑行业全球化的发展
此外,参差不齐的劳务工程队伍水平,专业化程度低
大量的人、物、物等资源用来进行劳务工程队的管理劳,牵制了管理精力,管理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4、安全管理问题突出 建筑工程施工多是露天高空作业,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种,每年都有较大的事故发生率
建筑工程因事故而导致的年均死亡人数仅次于开矿的危险,居各行业第二位
既让我们的施工者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机械伤害等建筑事故不断发生,究其原因是人为失误与环境危险两者的相互影响
90%以上的伤亡事故因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80%发生在民工和临时工身上
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落后,监管部门没有切实落实安全监管政策
5、忽视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逐步改善,适应新形势下质量管理的模式还没有完整的建立起来
封闭管理让监督体系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建立有效地制约机制
再者,市场准入机制还存在漏洞,部分地区部门对市场准入管理较为松懈,施工企业出现了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乱象
另外,施工方无证、借证卖照、超范围承包工程、私下交易等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6、核算重视程度不高 众多企业在中标后,只是一味的强调工程方案和施工速度,大多数只是做到确保工程按时完工,却没有更多的关注本该引起重视的工程核算,这也就导致了工程在核算上会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1、健全和完善政策法规 从宏观的国家角度而言,健全和完善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并出台相应的配套细节措施来保证其能够有效实施,为项目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强制推行工程项目的专业管理,对于一些管理范围作硬性规定,考核和严控企业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确保工程建设的各个项目有序进行,缩小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2、强化工程管理意识 信息化的普及让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手段逐渐融入到了企业现代建筑的日常管理中
工程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质量、改善投资效益等,也逐步让整个社会认识和认可了项目管理的作用和价值
企业加大工程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职工培训,普及现代管理知识,提高企业的管理意识
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管理层还要不断学习,科学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3、创新管理理念 要想让我们的工程管理得到有效地控制,就必须让管理层对这项新的管理模式引起充分的重视,增强对工程管理创新的紧迫感,加大经费投入,改变思维方式,做好人才培养,树立创新观念
同时,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采取措施让管理工作到位
创新方案,在工程管理中灵活变化,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与现实条件相符的管理模式,体现工程管理的内在要求,体现行业和时代的发展方向
4、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除了能从事设计方的工程管理外,也应该具有设计、经济、管理、法律、合同等各方面的知识
要想让服务得到设计方认可,工程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具备超过一般建筑师和工程师的能力,着力培养懂设计、懂经济、懂管理、懂合同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保持企业间的动态平衡,根据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在各工程间做好统筹优化,对各方现在和潜在的劳动力周密考虑,合理调配,有效流动,充分调动工程建设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劳动力资源
5、做好安全管理 做好日常安全检查,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
在检查的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监督解决,并将责任落实到人,消除安全隐患
在工程项目地,张贴标语、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安全宣传
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安全规范进行施工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做到“持证上岗”,只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并达到要求后才能施工
实施安全技术交底,每道工序开始前,由专业人士对安全技术工作作书面交底,由班组长带领,施工人员认真贯彻落实
6、加强质量管理 保证质量管理体制的科学、规范,企业的职能开展与质量管理相结合,逐步形成有法可依、有职有权、从线到面、全方位相扣的有机整体
加强工程各方的质量意识,工程质量摆在首位,并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工程质量责任落实到位
再次,强化市场准入标准,只有具备合格专业的技术人员与设备才允许开工
同时,施工方还必须要有相关的建筑工程资质等级,技术管理能力和装配水平符合规定,在资质等级范围内开展工程施工,严控无证施工、越权承揽工程
7、重视工程核算 建立科学的核算管理体系,并将财务管理前置,做好项目核算工作的全程参与管理
已经竣工的工程,做好工程(预)转资工作
完善和创新工程核算,结合企业实际,形成系统严密的工程管理核算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三、结论 建筑工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作为建筑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工程管理就必须要引起我们各个建筑责任方的重视
因此,我们每个建筑企业要把加强工程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完善做好这项工作,在提高建筑工程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为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姗.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学之友,2010(12):84-85. 【2】 王伟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策略【j】.建材者,2009. 【3】 林胜华.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若干问题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2:28-30. 【4】 王年生.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
武汉阳逻新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债权转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