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泰州AA+公开发债主体融资,AA+公开发债主体担保。
?【央企信托-225号泰州地级市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规模:不超过5亿元
期限:12个月
❤业绩基准:100万-300万(不含):6.4%/年
300万及以上:6.5%/年,收益分配:季度付息
【信托计划发行人及担保人】:
1、AA+公开发债主体融资,发行人是泰州市负责市政道路改造、安置房和厂房建设、道路维修及国有资产投资和管理的主体,也是泰州市第三大资产平台公司,公司总资产716.23亿元,负债487.98亿元,资产负债率68.13%。
2、AA+公开发债主体担保,担保人为泰州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主体,公司总资产619.57亿元,负债433.37亿元,资产负债率69.95%,为AA+公开发债主体。
【区域经济】:
泰州市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是上海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2022年,泰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401.77亿元,在江苏省13个城市中位居第九位,同比增长4.4%,分别高于全国1.4个、全省1.6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2位;2022年,一般预算收入416.6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64.49 亿元,税收占比63.48%,财政质量较好,负债率15.64%,债务规模控制较好。
央企信托-225号泰州地级市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优质知识分享:
一般采用石灰稳定土或石灰粉煤灰稳定土作为公路工程的底基层,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能够形成良好的板体,有利于就地取材,经济性好这种半刚性材料对我国公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
而在有些地区仅有粉土或粉土质分布,如沿海县城东台市,采用石灰稳定粉土,基层成型情况不好,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达不到规范要求,而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等其它半刚性材料作为底基层将大大提高工程造价
因此在省道204东台段养护改造工程中,采用了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作为底基层,经过施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该工程使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及质量控制进行回顾与分析
1、工程概况 省道204东台段养护改造工程是东台市交通主干道,北接盐城大丰市南至南通海安市,全长35.24Km,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宽9米,路基宽12米,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底基层为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
该工程是江苏省重点网化工程之一,它对苏北腹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江苏省海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面,以及更好发挥公路网畅通功能,带动广大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原材料的要求 2.1 土:全线采用两侧取土,沿线村镇提供土源
沿线土质较复杂,塑性指数在8~12之间,属于含砂低液限粉土,从颗粒结构分析来看,土样中砂粒含量约占10.9%,粉粒含量约占76.3%,粘粒含量只有5.9%左右
土块应尽可能粉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
2.2 水泥:水泥采用当地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标号为325#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2.3 石灰:石灰采用消解石灰,要求施工单位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有效钙镁含量要达到Ⅲ级(含Ⅲ级)以上要求
2.4 水:采用工程沿线河水,因处于农村,水未被污染
3、混合料配合比的复核验证 省道204东台段养护改造工程设计底基层为6:6:88的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经过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施工控制参数:最大干密度ρdmax=1.769g/cm3,最佳含水量w0=16.3%.根据最佳含水量和计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制件,试件的数量1组6个,在25℃的养护室保湿养生6天,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经测试平均强度能满足设计抗压强度0.8Mpa的要求
上述试验符合要求后,进行了120米的试验段施工,以确定合理的施工长度、测定从撒布水泥到成型的时间,施工机械配置和组合,检验配合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检验各工序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及质量控制措施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在对试验段组织了验收后,其结果符合有关验收规范要求,允许施工单位正式开始大面积施工
4、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施工工艺 4.1 路基准备本工程为养护改善工程,直接在老路上加铺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基层,在施工前需检查路基是否松散、车辙、坑洼,薄弱环节要预先进行挖除加固处理,以保证路基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2 施工放样在老路上恢复中线,并在中、边桩上标出综合稳定土基层的标高,测量人员在施工现场要随时进行观测纠正
4.3 确定材料用量根据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基层的厚度、干密度及石灰、水泥用量,计算单位面积综合稳定土需用的石灰、水泥重量并计算石灰、水泥布放距离
4.4 布土备土完成后,先用推土机将土推平,测定含水量,当含水量较小时须用洒水车洒水、翻拌,按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整平,再用16t压路机静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达到一定的压实度
4.5 石灰土整形按石灰土基层的施工方法布灰、拌和、整平碾压,具体施工方法略
4.6 摆放和摊铺水泥根据计算的水泥用量和摆放间距,按石灰网格摆放水泥,并用刮板均匀摊开,尽量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
拌和按照JTJ034-2000的要求,采用路拌法施工,首先要选择良好的拌和设备,如RS425稳定土路拌机,拌和遍数根据试验段确定控制为至少3遍,拌和作业长度控制为半幅120m左右;其次需重视含水量对施工的影响
含水量对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碾压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指标,控制的好坏关系到压实成败
拌和好的混合料在碾压前含水量应高出最佳含水量3%左右
这样不仅保证了碾压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尽量避免了稳定土起皮、“干弹”或“湿弹”现象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拌和深度和混合料均匀性
拌和深度应犁入路基表面0.5~1cm左右,以利上下层的粘结
拌和完毕后要求混合料均匀、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并取样试验,整个拌和过程应在1.5h内完要成
4.7 整平水泥拌和第3遍时紧跟着用推土机排压、人工整平和整型
整完后,用振动压路机快速静压一遍,以消除不平整处,再用人工进行精平,在整平过程中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按设计规定的坡度和路拱成型
整个整型过程一般应在1.5h内完成
4.8 碾压混合料完成精平成型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3%时,即可进行碾压,采用16t振动压路机静碾一遍,然后振压,18t压路机稳压
整个碾压过程须在1.0h内完成
4.9 接缝的处理前后作业的两个施工段衔接处,采取搭接拌和,前一段空出3m不进行水泥拌和和碾压,与下一段一起加水泥拌和施工
当不连续施工时,碾压结束后,在末端做斜坡,第二天开始摊铺新料时,将末端斜坡挖除,并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
4.10 养生与无侧限强度试验碾压完成后及时检测压实度、高度、厚度等指标,合格后封闭交通进行养生
为检测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施工质量,取现场拌和好的混合料制作7天无侧限试件检验强度,检测频率为单幅100m一组,找出不合格范围,进行返工处理
5、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5.1 表面起皮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起皮既影响美观又影响路面质量,因为起皮很容易形成夹层
产生起皮的主要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薄层贴补,人为的制造一个滑动面;二是表层过湿或过干,过湿时综合稳定土被压路机轮子粘起而出现麻麻点点,并越积越多,过干时碾压易发生推移而起皮
针对第一种情况,要求综合稳定土第3遍水泥拌和后紧跟着用推土机进行排压,人工整平时严禁随意补料
对于第二种情况,严格控制含水量
5.2 压实度与无侧限试件强度之间的矛盾对于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工程实体,压实效果和实体强度是不矛盾的,压实效果越好,综合稳定土实体强度越高
但在实际路拌法施工过程中混合料中各种材料的配比往往并不是非常准确,在压实工艺一定的情况下,压实度的波动更多地反映了混合料实际配合比的波动
在压实过高的地方取的混合料制作的无侧限试件强度往往偏低,压实度低的地方取的混合料制作的无侧限试件强度往往偏高,实测压实度与试验室制作的无侧限试件强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在反压成型制作无侧限试件过程中,采用的最大干密度和压实标准固定不变,而实际施工中混合料是略有变化的,压实度和无侧限强度两项指标对于这种变化的反应正好相反,当配料偏重时,压实度就会偏大,按照原最大干密度制作的无侧限试件就达不到95%的反压效果,强度偏低
施工中应注意抓好配合比的准确性,施工均匀性,对布料、拌和要加强控制,力求施工配合比接近设计配合比
无侧限试件的混合料取样应注意多点取样,混合均匀
尽可能缩小压实度和无侧限强度两指标的统计偏差系数
抓好施工现场的压实工艺是保证综合稳定土压实效果的关键
压实度应采用统计法评定,允许个别点低于95%.不要过分追求高压实度,追求高压实度只会促使配合比严重偏离设计配合比,造成无侧限试件强度过低
6、施工注意事项施工实践证明: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作为一种较少使用的结构层,由于其土质的特殊性,施工难度较大,不易成型,但只要按技术规范精心组织认真摸索,合理安排,就能够施工出优良的结构层
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教训,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施工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6.1 在水泥施工中应考虑延迟时间的影响,水泥剂量越高,延迟时间的影响就越大
由于现行规范中综合稳定土强度、最大干密度是以室内重型击实、标准养护时取得的数值为标准,这就使得施工现场压实后实测的压实度很难达到要求,工地强度和室内试验也不一致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应该使用高效率的拌和机械,并使拌和、整平、碾压几道工序紧紧相接,尽可能缩短从加水到压实的间隔时间;另一方面建议在现场取1.5~3.5h的综合稳定土样,测定其最大干密度,作为现场压实度控制的标准,并以此制作试件测定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以保证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达到应有的强度
6.2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压实,必须配备18t或更重的设备重碾,否则难以达到95%的压实度,如果碾重不足而仅靠增加碾压遍数,往往达不到要求,同时也应避免片面强调压实度而过度碾压
对于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这类结构层,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可适当降低压实度,以减少剪切破坏
6.3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不一定以最佳含水量为好,而应根据天气、气温情况综合确定
6.4 确定好合理的作业长度,保证撒布好水泥的段落在4h内完成拌和、整平、碾压工作
施工段落以100~150m为宜
根据省道204东台段养护改善工程的经验,由1台RS425拌和机拌和,拌和长度为120m左右
6.5认真做好现场灌砂压实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沉等试验工作,及时发现问题
对于存在素土夹层、结构层松散、板体性强度不好的施工段,必须进行返工,以消除质量隐患,以保证结构层的工程质量
而且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一个城市交通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城市的城市形象高低,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
在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怎么样去建设一个低碳生活下的城市交通系统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但关系到交通建设的好坏,而且还反应着国家执行低碳生活目标的成果
2 低碳生活的背景和概念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009年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 “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 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
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1】
(一览建筑文库wk.yl1001.com/jz/) 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3 低碳也成为城市交通建设需考虑的重要部分 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口、政治、商业文化活动高度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交通运输、经济贸易高度集中之处【2】
城市的发展壮大,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城市散步的各物质要素之间存在着人和物的不断流动,而这此流动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达的城市交通系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机动车密度较低,但由机动车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却比较严重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空气的要求也随之升高
城市空气质量也逐渐被人们提到日程事务上,而随之涌来的对低碳城市的要求也就越高,低碳也逐步成为城市交通建设需考虑的重要一部分
4 我国现有城市的交通问题及对策 城市交通问题实质是人、车、路、环境、能源等要素的矛盾在城市时空的表象,其核心问题是在有限的环境、能源约束下如何满足广泛的交通需求及保持优质的交通服务水平
目前,几乎在中国所有的大中城市,私人汽车拥有量不断攀升,私人汽车已经成为相当一批城市居民的代步工具,史多的人体会到了汽车所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
但随着私人汽车数量的快速膨胀,交通拥堵、空气污 染、燃汕紧缺等负而效应也逐步呈现并有加速恶化的趋势
当前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交通污染日益加剧 由于最近十年我国汽车数量的大幅度增长,汽车尾气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最大污染源
城市交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大城市日益突出
当前,城市交通所引起的空气污染、交通噪声与汽车扬尘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交通造成的污染已占城市总污染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由于城市交通的影响,城市的环境污染已达环境容量承载力极限,不仅直接严重危害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而且将间接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据世行调查,大气污染将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带来3%-7%的损失,而世界10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就有9个
由此可见,我国城市交通建设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严重问题【3】
城市形象低 一个城市的城市形象直接反应了这个城市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直接影响着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城市交通建设直接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形象,由于当前城市交通建设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城市形象呈下滑趋势
这对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的城市来说是致命的,城市形象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情景,尤其是对那些旅游业发达的城市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资源短缺 城市交通,特别是个人机动化交通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
交通运输的资源消耗,主要表现为运输发展所需的上地、原材料以及运输的能源消耗
而消耗的这些能源给城市带来的空气污染尤其严重,这对城市低碳生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交通拥挤 日前,全国许多城市普遍出现了严重的交通阻塞问题
交通拥挤不但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带来到了严重的不便,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而且成为制约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顶,使城市遭受到的损失达经济生产总值的1%,有的城市可能达到所在城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左右
交通的拥挤使得人们消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总所周知,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如果经常遇到拥挤的情况,这会大大提升汽车对资源的消耗,这样一来,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对市民渴望的低碳生活和高空气质量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5. 空间资源的低效配置 公共交通发展不充分,导致交通结构不合理,道路、停车场等上地和空间资源低效配置
道路与交通答理设施建设滞后于车辆和交通流量的发展【4】,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严重不足,这些交通建设系统的不理想为高效出行带来了障碍
5 如何实现低碳环境下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 为实现国家低碳生活目标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空间质量,在低碳框架下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也是当务之急,课题为如何实现该目标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调整城市规划和布局 在做整个城市的规划时,交通问题应该当作重点问题予以考虑
对于布局已大体形成的城市,不可能对现有布局做大的调整
可以减少对现有中心商务区的投资,避免新增交通流的产生,同时在城市周边新建中心商务区,减少向市中心区的出行【5】
在主要的人流集散点之间,优先考虑大运量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方式
合理设置公路上的交通灯位置和交通灯转换频率,减少由于等红灯而出现大量的汽车停留
最好是实现智能交通红绿灯,即智能识别不同方向的车辆数量从而改变红绿灯的转换时间,从而缓解每条道路的交通压力
优先发展高效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 高效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不但可以大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且还可以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提高空气质量、方便市民出行
国内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展: 建设合理的地铁交通系统 地铁交通系统是一种大运量的交通系统,目前国内部分大城市也得到成功的发展,例如上海、北京、广州
地铁交通系统的发展不但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而且对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作用
地铁系统使用的是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短缺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地铁交通系统的建设为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方便
建设城际交通系统 建设城际交通系统对缓解城际乘客流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大大减少乘客的出行所花费的时间
城际交通班次不但准时准点的出发,而且出发频率比传统的客车出发频率大大提升,这样一来降低了乘客等车所浪费的时间
目前国内部分城市也实现城际交通系统的建设,例如广州、郑州、上海、杭州等城市
提高全民交通意识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应是现代人的一个起码标志
如果每人都能规范自己的交通行为,则交通效率可大大提高
可以将城市交通教育融合到小学义务教育中,加强对城市各行业职下的交通知识和安全教育,提高全民交通意识,依靠城市的全体市民共同管理好城市交通
6 总结 城市交通系统在低碳框架下发展不但有利于实现国家低碳生活目标、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空气质量、缓解资源短缺现状,而且为和谐社会下一代城市交通系统提供良好的基础
因此构建低碳框架下的城市交通系统应立刻放在目前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上的一个日程
参考文献: 【1】 【2】 巴兴强,沙雪英. 生态城市下的城市交通建设【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9. 187:179-181 【3】 于鸿泽.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城市交通建设【J】. 商场现代化. 2008. 555: 370 【4】 王炜.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9 【5】 邹祥平. 浅谈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J】. 科技创新报. 2008. 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