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主体信用评级AA+足额应收账款✨
?菏泽城市发展城投债项目
?【规模】2亿;
?【付息方式】季度付息、当日计息
?【资金用途】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基本要素】12/24个月;
10万-50万-100万;
1年期:8.8%-9.1%-9.3%
2年期:9.1%-9.3%-9.5%
⭕【发行方】HZ城xx集团有限公司是由HZ市牡丹区国有资产经营中心100%控股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优化整合国有资产、公共社会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棚改安置房、园区建设、政府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公司主体评级AA,偿债能力强
⭕【应收账款】HZ城xx有限公司提供足额应收账款作为质押担保,安全有保障
⭕【区域简介】牡丹区是HZ市中心主城区,是著名的中国牡丹之都和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曲艺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为413.9亿元,可比增长8.5%;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1亿元,增长33.3%。
优质知识分享:
其初始材龄的定义是什么,和材龄有何联系?再请问,混凝土湿重指的是浇筑时的重量,还是与自重的差值呢? 初始材龄就是该单元被激活参与工作时的材龄. 材龄则意义更广泛(初始材龄+激活后的经过时间). 湿重混凝土凝浇注时的重量. 2、请问,在进行柱的设计时可以进行螺旋箍筋柱的设计吗?如果能应怎样使用: 目前MIDAS程序中提供螺旋箍筋柱的验算,填写验算用截面数据即可. 3、另外在线用户帮助里的部分内容和软件里面不一样如帮助里面的:“从主菜单中选择设计 > 混凝土设计规范 >柱设计...
从主菜单中选择设计 > 混凝土设计参数 > 混凝土设计表 > 修改柱截面数据...
”这些在软件的“设计”菜单下面都没有这是为什么(我用的是最新下载的试用版)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请帮我看一下我附带的模型错在那里上,进行柱的设计时为什么不能满足
名称不同是因为联机帮助修改更新没有跟上,这部分正在做工作. 4、计算时,一定需输入时间依存材料(徐变/收缩)和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程序才会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吗?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输入时为何没有中国规范? 计算收缩和徐变至少要定义一个施工阶段
中国规范中没有明确给出强度发展函数
5、我的意思是计算时,一定需输入时间依存材料(徐变/收缩)和时间依存材料(抗压强度),程序才会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吗?若此项数据不填写,只定义施工阶段,程序是否计算收缩徐变及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不填写就不能计算. 6、请问节点默认是固结吗,为什么在计算的时候提醒可能发生奇异?此节点为一个梁单元被划分的交点
发生奇异的原因,请查看FAQ中的相关解答
节点不能说默认是固结的,比如两个桁架单元的连接点
7、在进行变截面箱梁分析中定义截面/变截面或变截面组时如果箱梁底部曲线按二次抛物线变化,那么软件中底版和腹板厚度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跨中和支座截面处腹板和底版厚度不一样)
在变截面组中各点是按抛物线变化,在每个单元内按截面定义中的变化规律变化. 8、平面内刚度和平面外刚度区别? 如抗压和抗拉刚度应属于平面内刚度,抗弯应属于平面外刚度. 9、在预应力筋输入时,样条输入法中,fix(固定)的意义?谢谢指导! 要固定样条在这些点的切向角度,因为一般情况下用户知道钢束两端的布置角度,所以可通过输入角度控制样条的形状
您可以在cad上用pline命令绘制样条曲线,就可明白fix的含义
10、在定义钢束形状里面,这个钢束该以样条法输入还是圆弧输入? 按国内习惯,用“圆弧”方法
11、添加/编辑钢束布置时,钢束形状有直线,单元,有何区别? 使用“单元”方法,当用户移动单元或节点时,钢束也随之移动
12、请问:剪力墙设计时输出的钢筋配筋简图中(本例中采用的单位系:N,mm),V和H后面的数字单位是mm吗?如果是mm,就不满足剪力墙的构造配筋了
------------------------ (0.18)(V)1.51:(E)2513 (H)0.01 13、请问,在计算梁截面温度荷载时,得到的温度应力是温度自应力还是温度次应力,或是二者之和?还有,能否分别输出二者? 是二者之和,不能分别输出
实际上对静定结构,输出的就是所谓的温度自应力
14、我计算过一根简支梁,发现其温度应力为0! 还有,在计算截面温差时,截面温差和初始温度有什么关系?我改变了初始温度,得到的温度应力就不同? 我觉得他计算的温度应力只包括了温度次应力? 和开发人员交流过,目前使用梁单元不能计算温度自应力,如果要计算,比较准确的方法是使用板单元或实体单元.这样也可以考虑横向约束对纵向应力的影响.另外,目前对自应力的研究论文大部分采用板单元或实体单元进行. 15、 1、请问如何对整个结构输入风荷载?比如我想输入10米每秒的风速给梁单元的 某个侧面
2、我在两点间建立了索单元,并赋予了初拉力,请问这两点间的 距离就是索长还是索长加上其伸长等于间距? 1. 在CIVIL中,如果您只知道风速,需要您根据风速计算出风压,然后按梁单元荷载分 配给梁.2. 输入成桥阶段的模型. 16、 1)midas在进行梁、柱设计时,是否考虑了扭矩的作用? 2)midas/gen6.33中能不能进行基础设计? 1. 目前版本中没有
2. 在MIDAS/SDS中可进行筏板和桩筏基础的设计
17、对于实体单元如果采用等代荷载模拟预应力的效应非常不便,请问Midas如何考虑此类问题? 谢谢! 可按桁架单元模拟预应力钢筋,只不过无法自动计算损失量. 有人推荐过用虚拟梁单元模拟预应力钢筋形状,然后再在梁单元上布置预应力钢筋. 18、在用midas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遇到不少问题,请指教: 1)程序输出梁、柱、剪力墙的配筋图中,各个数字的意义是什么?有没有相关的说明资料? 2)经过结构设计,对应程序就算的构件配筋,用户能否进行修改?(试了多次,没成功) 3)程序中的设计和验算有什么区别?(设计是根据荷载组合计算构件配筋,当然满足 承载力要求,再根据配筋计算承载力岂不是多此一举);验算中梁、柱、剪力墙的验算参数如何设置比较合理? 4)更新配筋一项有何作用?为什么剪力墙做完设计后,更新配筋按钮为灰色的(没有激活)? 5)在对剪力墙施加塑性铰时,各楼层所有不同墙号的剪力墙是否在进行验算后,其塑性铰中的荷载位移曲线才能包含配筋信息? 1.与PKPM的输出结果意义相同. 2.不能修改.(但验算用配筋PUSHOVER用配筋,用户可输入) 3.设计和验算是结构设计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在结构设计教材有相应说明. 4.更新是为了将配筋结果实际赋予构件(用户也可以自己输入配筋). 5.是 19、如何显示节点坐标轴,是否需要单独定义,如何定义? 在边界条件>节点局部坐标轴中定义. 20、在建模中,我设计的截面在MISAS截面库中没有,请问对于不规则的截面输入有什么方法?谢谢 在工具>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计算您的特性值后再导入到程序中. 21、我们单位买了一套正版的MIDAS/Gen6.33正式版,但在光盘上没有找到与MGT命令相关的帮助文件,请问怎么才能找到相关文件
wseu1975@163.com 在用户手册第一册的附录中有说明
22、请问Midas对于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是如何计算的? 我对于一预应力简支梁做施工阶段分析,发现预应力损失特别小,不知道它对于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是如何处理的,与桥梁博士相比预应力损失小很多
对于简直梁模型,不考虑预应力筋松弛(在松弛系数不选),仅仅改变钢束特性值中的锚具与钢筋内缩值(分别取0,0.001,0.006),然后比较预应力损失后的值(三组),三组之间的差值应该全由锚具与钢筋内缩值的差值而引起,发现Midas计算结果与手算的锚具与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筋损失两者差别较大,不知原因为何? 为了较合理的运用Midas计算预应力构件,即对预应力的计算较合理,请问该注意那些事项,对于预应力特性值的设置该注意那些?谢谢指点! 23、首先感谢老师的及时解答,我又遇到了问题,还请老师多多指点:1、弹性连接、节点弹性支承和一般弹性支承的区别是什么?另:能否提供截面配筋设计的例子 1.从使用上区别不是很大
弹性连接中有一般弹簧,只受压弹簧、只受拉弹簧
建模时需要连接两点. 一般弹性支承建模时也需要连接两点,用户可输入弹簧的刚度矩阵. 节点弹性支承可约束一个点的六个自由度. 2.配筋设计的例子我们制作后再给您发过去. 24、1、如何定义非X,Y,Z轴方向的约束,比如在X-Z平面内,结点所受约束与X轴成45度? 2、实体单元如何定义温度梯度? 3、能不能给我发些求质点振动的超作说明,谢谢! 1. 首先给节点定义节点局部坐标轴(在边界条件中),然后再定义约束.此时的约束将按节点局部坐标轴的方向约束节点 2. 给实体各节点以不同的温度荷载. 3. 能否具体说明一些? 25、请问如何输出截面的主应力? 目前只能在梁单元细部分析中抓图. 下一个版本中将输出文本文件. 26、在施工阶段的输出成果中,cs:恒荷载,CS:Dead,CS:合计 各代表哪些部分的内力(即由哪几项构成),为什么CS:恒荷载与CS:Dead的值不相等了? 施工Max/Min阶段中,CS/max,CS/min:恒荷载,CS/max,CS/min:合计,CS/max,CS/min:Dead各代表什么情况下的内力?谢谢指点! cs:恒荷载为除了预应力荷载和收缩和徐变荷载以外的所有施工阶段施加的荷载
cs:施工荷载是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分离出的部分cs:恒荷载 CS:合计是cs:恒荷载+cs:施工荷载+cs:收缩和徐变+cs:预应力荷载
CS/max,CS/min是在各施工阶段中各荷载的包络结果
您所说的cs:dead不知道是什么荷载,请重新确认一下,是否为st:dead? 或者您把模型发给我们
笔者首先分析了当前手掘式工具管砂土层顶管法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随后探讨了开敞式手掘式工具管砂土层顶管法施工操作工艺及关键控制技术
关键词:砂土层 开敞式顶管法 关键技术 0 引言 手掘式工具管由于其正面敞胸,人工开挖,操作方便的优点,从顶管初期一直使用到现在,但是,采用手掘式工具管顶管法施工对地质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它特别适用于在壤土,砂壤土、粘土和泥灰等粘性土层,而对流砂、淤泥、沼泽地来说,顶管法施工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在砂土层中
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就沙土层顶管施工操作工艺及关键控制技术,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1 当前手掘式工具管砂土层顶管法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 1.1 后靠土体稳定性差 由于砂土层中砂体自稳性能很差,一方面工作井的形成较难,再加之顶管所需要的总推力要通过后背墙传递给后靠土体,而后靠土体属于无粘性的松散砂土,往往会引起后靠土体的滑动和坍塌产生大幅度位移,使后靠土体缺乏稳定性,导致顶管工作井无法形成
1.2 进出洞土体不能满足工具管进出洞要求 砂土层顶管进出洞时,由于砂土层中土体属粒状结构,颗粒之间无粘性,呈松散性,流动态,导致工具管一方面很难进入土体,另一方面往往会造成大量的砂土体漏入工作井,导致洞口周围地表大面积沉陷,造成顶管工具管无法正常进出工作井和接收井
1.3 挖掘面坍塌 顶管过程中,由于工具管前挖掘面的土体坍塌、流砂,很难形成工具管头部正常需要的挖土空间,一方面造成顶力加大,另一方面造成头部的流砂堆积,并且由于土体缺乏顶管所必需的导向力,导致顶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纠偏工作难以进行,并且出土量大,引起地面沉陷,造成顶管无法正常进行工作,缺乏安全性、可靠性
2 开敞式手掘式工具管砂土层顶管法施工操作工艺及关键控制技术 2.1 顶管施工操作技术 2.1.1 千斤顶必须同步顶进 千斤顶不同步或千斤顶相差较大或安装精度不够,造成顶力合力偏差,尤其在软弱砂土中顶进,极易造成管道轴线偏差,为此我们试验过程中选用同样规格的两台320T千斤顶,其顶力、行程、顶速相一致,这样可以确保顶力合力与管道中心线相重合,保证管道轴线不会由于顶力相差面出现偏差
2.1.2 主油缸合力中心必须与顶进方向一致 两台主油缸左右对称分布,但其合力中心直接影响顶进管道顶进的方向,由于在管道进洞时,工具管入土较浅,土的支撑面较小,支撑面的应力就较大,工具管头部易下沉,入土深度增加后支撑面应力很快减小,工具管不再下沉,为了防止在进洞初期工具管下沉,顶力的合力中心也应偏下,一般顶力合力中心低于管中心R/5~R/4
2.1.3 采用先顶后挖的掘进方式 在砂土层顶管施工操作中,掘进方式上和普通粘土地区顶管正好相反,普通砂土地区掘进方式是先挖后顶,而在砂性土中,必须采用“先顶后挖”的掘进方式,由于工具管前段的管帽较长,可直接切入砂土中,这样,再进行挖土工作,由于有了管帽的保护,一方面工作人员能在安全保护下进行,另一方面,由于管帽的阻挡,又防止大量流砂坍塌,或出砂量过大,及引起地面沉降等的问题
2.1.4 设置活动隔板 在顶管过程中,为了防止正面阻力过大,可将水平隔板设计为活动隔板,顶进时取掉隔板,顶进后再插入隔板,这样既可防止顶管阻力太大,又可保证挖土工作时防止砂土坍塌
2.1.5 充分利用砂土的假粘聚现象 由于本试验地段属一般性风积砂地区,风积砂尽管其C值很小,但顶管处的砂土,由于具有一定含水量而存在着假粘聚现象,因此每次顶进后尽快将其格栅上的砂土清理,挖掘面的砂土由于存在假粘聚力,并不会立即发生坍塌和流砂现象,从而使挖掘面保持短暂的稳定. 2.1.6 顶进速度控制 顶进开始时,应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顶进中发现油路压力突然增高,应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回镐时,油路压力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
另外,挖出的土应及时外运,及时顶进,尽可能使顶力限制在较小的范围
2.2 砂土层顶管顶进方向偏离的原因及其特点 2.2.1 顶进方向偏离的原因 顶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管道偏离轴线是经常发生的,分析顶管施工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作用于工具管的外力不平衡造成的,外力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 ①推进管线不可能绝对在一直线上
②地层正面阻力不均匀,使工具管受力不均匀,形成导向差,造成管道偏离轴线
③顶管后背发生位移或不平整,使顶力合力偏移,造成管道差
④管道截面不可能绝对垂直于管道轴线
⑤管节之间垫板的压缩性不完全一致
⑥推进管道在发生挠曲时,沿管道纵向的一些地方会产生约束管道挠曲的附加抗力
以上几条原因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顶管顶力产生偏心,管道轴线与设计轴线偏差过大,使管道发生弯曲,甚至造成管节损坏,接口渗漏
2.2.2 偏差特点 ①砂土层顶管易出现偏差 在砂土层中顶管易出现偏差,砂土层中顶管一般比较容易出现工具头仰头和叩头现象,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由于砂土属于软弱土,砂土地基反力小,如果工具管设计重量过大,便很容易出现叩头现象,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很好的解决挖掘面的坍塌问题,便会出现工具管头部由于流砂堆积而出现仰头现象
②出现偏差后纠偏难度大 工程经验和现场试验均表明,砂土层顶管一旦出现偏差后纠偏难度很大
2.3 顶进方向控制技术及其纠偏措施 2.3.1 顶进方向控制技术 顶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纠偏的过程,纠偏是指工具管或管道偏移设计轴中心,利用工具管的纠偏机构或其它措施,改变管端方向,减少偏差,目的是使管道沿设计轴线顶进
顶管偏差出现是常见的,但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偏差出现的机会和偏差量,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加强顶管后靠背的施工质量,确保后背不发生位移,应使后背平整,以保证顶进设备的安装精度
②导轨是顶进中的导向设备,安装导轨时要反复检测,使中线、高程、坡度必须符合要求,顶进中应勤检查,防止偏差过大
③顶管施工前应对管道通过地带的地表情况认真调查,测力装置,指导纠偏,纠偏应按照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的操作方法进行
④顶进过程中应随时绘制顶进曲线,以利指导纠偏工作
⑤工具管管帽切入砂土的长度应按经验公式L=D×CtgФ计算,不可太长,防止砂土坍塌,导致工具管低头下沉
⑥管道产生大量坍塌后,土在挖掘面上形成一个斜坡,同上部的土坍空了,土压力减少了,切不可盲目猛顶,防止工具管迅速爬高. ⑦及时了解管道各接头上实际顶推合力与管道轴线的偏心度
随时监测顶进中管节接缝上的不均匀压缩情况,从而推算接头端面上应力分布情况及推合力的偏心度,并以此调整纠偏幅度,防止因偏心度过大而使管节接头压损或管节中部出项环向裂缝
2.3.2 纠偏措施 顶管产生偏差后的校正应逐步进行,形成大的偏差后,不可立即将己顶好的管子校正到位,应缓慢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绝对不能猛纠硬调,以防产生相反的效果,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超挖纠偏法 偏差为1~2cm时,可采用此法,由于砂土含有一定水分,顶进后,短时间内存在一定的假性粘聚力,这时可采用在管偏向的反侧适当超挖,而在偏向侧不超挖甚至留坎,形成阻力,使管节在顶进中向阻力小的超挖侧偏向,逐渐回到设计位置
②工具管纠偏法 当管道在顶进进程中出现偏差时,可利用两段式工具管内的纠偏千斤顶使偏斜一侧的千斤顶出缸口即可对管道偏差进行校正,校正后在每次顶进前进行,此时管内砂土最少时最易纠偏
③强制纠偏法 当偏差较大时,在超挖纠偏和工具管纠偏千斤顶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可用此法,用圆木或方木的一端顶在管子偏向的另一侧内壁上,另一端斜撑在垫有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顶牢固,即可顶进,在顶进中配合超挖纠偏法和工具管纠偏千斤纠偏法,边顶边支,利用顶进时斜支撑分力产生的阻力,使顶管向阻力小的一侧校正,我们在砂土层中试验时,主要由于砂土地基反力不够,由于纠偏需要一定的地基反力,为了避免强制纠偏失灵,事先在管前对部分的砂土进行碎石置换,对地基进行了加固处理,这样原木一端支在加固后的地基上,纠偏效果明显
3 结束语 在砂土层中通过开敞式手掘工具管顶管法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表明了施工中采用的砂土后靠土体和工作井及接收井进出洞口土体换填素土的加固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工作井后靠土体不稳定以及工具管进出洞土体坍塌、滑动的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实用性和易操作性
参考文献: 【1】俞彬泉,陈传灿.顶管施工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李卫群.浅议顶管法在污水管道工程中的应用【J】.第四届全国给水排水青年学术年会.2006年11月.
菏泽城市发展城投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