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市场稀缺浙江政信:
?【央企信托-623浙江政信】
2亿,24个月,50万-300万5.8%-6.0%,年度付息
融资AA,担保AA+!
? 【亮点】浙江非标政信➕AA+担保➕50万起投!
?【央企信托-617号浙江政信】
5亿,15个月,100-300万6.1-6.2%,半年付息;
融资人AA+,担保人AA;
? 【亮点】浙江政信➕极度稀缺短期限➕交易对手合计资产超千亿!
无关内容:
执行相应册的有关项目: 1、 土石方、拆除旧路、拆除侧平石、拆除旧管等项目,执行第一册《通用项目》有关项目2、 各类排水井、支、干排水管等项目,执行第六册《排水工程》有关项目
3、 挡土墙、护坡项目,执行第一册《通用项目》有关项目
4、 高填路基、培筑路肩时,其挖、运填压实、土坡开蹬等项目,执行第一册《通用项目》有关项目
5、 未尽事宜详见各章说明
第一章 路床(槽)开挖与整形 说 明 一、 本章包括路床(槽)开挖、路床(槽)整形、路基盲沟、基础弹软土处理、铺筑垫层料等内容
二、 开挖路槽土方,适用于路槽挖深在50cm以内的人工开挖,挖深大于50cm时套用第一册《通用项目》有关项目
三、 机械开挖路槽套用第一册《通用项目》有关项目
四、 路床(槽)整形项目内容,包括平均厚度10cm以内的人工挖高填低、平整路床,使其形成设计要求的纵横坡度,并经压路机碾压密实
五、 边沟成型,综合考虑了边沟挖土的土质类别和边沟两侧边坡培整面积所需的挖土、培土、修整边坡及余土抛出沟外的全过程,本项只供城郊公路少量边沟成型使用
大量挖沟槽土方不适用
六、 混凝土滤管盲沟项目中不含滤管外滤层材料
七、 粉喷桩项目中,桩直径取定50cm
八、 铺筑垫层项目适用于混凝土路面,其中砂垫层宽度按路面宽每侧增加5cm
九、 道路施工中翻浆处理,按实际发生工程量,套用相应的项目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开挖路槽土方按宽度乘以设计中心线长度以m3计算,不扣除各种井所占的体积
在设计中明确加宽值的,按设计规定计算
设计中未明确加宽值的可按设计宽每侧各加25cm计算
二、道路工程路床(槽)整形按宽度乘以设计中心线长度以m2计算,不扣除各种井所占的面积
在设计中明确加宽值的,按设计规定计算
设计中未明确加宽值的可按设计宽每侧各加25cm计算
三、掺石灰、改换炉渣、改换片石、石灰砂桩、粉喷桩、抛石挤淤按实际体积以m3计算
四、塑扳桩按设计处长米计算
五、土工布按设计铺筑面积以m2计算
第二章 道路基层 说 明 一、 本章包括各种级配的多合土基层等内容
二、 石灰土、多合土基层多层铺筑时,其基础顶层养生期按7天考虑,其用水量已综合在项层多合土养生项目内,使用时不得重复计算用水量
三、 多合土基层中各种材料是按常用的配合比编制的,当设计配合比与之不同时,有关的材料消耗量可按配合比进行调整,但人工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不变
四、 本章土的数量为松方数量
五、 凡列有“每减1cm”的子目,适用于压实厚度在20cm以内
压实厚度在20cm以上的,应按两个铺筑层计算
六、 21节至39节的碾压机械为振动压路机
工程量计算规则 基层按宽度乘以设计中心线长度以m2计算,不扣除各种井所占的面积
在设计中明确加宽值的,按设计规定计算
设计中未明确加宽值的可按设计宽每侧各加25cm计算
第三章 道路面层 说 明 一、 本章包括简易路面、沥青表面处治、沥青混凝土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等内容
二、 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是按到现场考虑的
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综合考虑了前台的运输工具不同所影响的工效及有筋、无筋等不同的工效
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未包括钢筋、模板用量
如设计有筋时,套用钢筋制作、安装项目
四、 水泥混凝土路面按现场搅拌机搅拌和商品混凝土分别考虑
五、 水泥混凝土路面项目中,不包括路面刻纹,路面刻纹套用相应项目
六、 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平口为准,如设计为企口进,其用工量按相应项目乘以系数1.01
木材摊销量按相应项目摊销量乘以系数1.051
七、 喷洒沥青油料项目,分别列有石油沥青和乳化沥青两种油料,应根据设计要求套用相应项目
八、 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均包括了卡缝用量
工程量计算规则 1、道路面层工程量以设计中心线长乘以设计宽以m2计算(包括转弯面积),不扣除各类井所占的面积,扣除侧平石所占的面积
2、伸缩缝以设计长乘以设计厚以断面积计算
3、钢筋制作、安装按设计钢筋净重量计算
4、传力杆制作、安装按设计钢筋净重量计算
第四章 便道砖、侧平石安装 说 明 一、 本章包括普通便道砖,彩色水磨石、花岗岩、大青石便道砖、侧石、平石安砌等内容
二、 人行道板如需拼铺图案时人工乘以系数1.1
工程量计算规 1、各种便道砖安砌设计面积计算,不扣除井所占的面积
2、垫层按设计面积或体积计算,不扣除井所占的面积或体积
3、侧平石安装按设计长度计算,不扣除井所占的长度
4、树池以延长米计算
第五章 施工技术措施费 说 明 一、 本章包括热沥青运输、沥青混凝土场内运输、多合土运输、模板等内容
二、 热沥青运输项目仅适用于厂集中加工的热沥青场外运输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 模板工程量按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积计算 第六章 施工组织措施费 说明 一、 施工组织措施费适用于除土石方工程、拆除工程、大型机械一次安拆场外运输费以外的项目
二、 施工组织措施费以实体消耗项目和施工技术措施费项目的人工费、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数
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桥梁工程;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原因;防治 0 前言 桥头跳车问题一直是困扰桥梁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级公 路的迅速发展,桥头跳车现象较为普遍,它直接影响行车速度、舒适与安全,甚至造成行车事故,同时由于车辆的高速行驶在桥头产生跳动和冲击,对路面和桥梁产生附加的冲击荷载,加速桥台、桥头路面及桥梁伸缩装置的破坏,也加快了车辆本身的损坏,直接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和社会效益,因此如何解决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对几种有代表性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1 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 1.1地基土质不良 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段,地下水位高,且多属软土,由于软土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空隙比大,抗剪强度低等特点,一旦受到荷载影响,则极易产生沉降,再加上桥头路基填筑高度较大,产生基底应力也大,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地基沉陷,特别是施工后沉降较大
1.2台背填料的影响 台背填料一般为渗透性材料,空隙率大,施工中很难将填料颗粒间的孔隙完全消除
在公路自重及车辆的垂直荷载与振动荷载作用下,孔隙率降低,密实度逐渐增大,便在一定期限内产生路基沉降,造成跳车
1.3刚柔突变引起的沉陷跳车 桥台为刚性,而与之相连的道路,则为柔性,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这个刚度差引起道路与桥台之间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出现沉降,导致桥头跳车
1.4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 一些施工单位只求进度而忽视质量,没有严格按施工规范作业,在进行台背填土时松铺厚度控制不严,填土速度过快,压实度未达到要求,填料把关不严,用人工压实强度不够,加上台背的防护排水工程设置不完善,使高填土引道不稳定,施工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2 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 2.1地基处理 处理好桥头软弱地基,是控制跳车的关键
目前对桥头软弱地基处理,国内有换填法、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深层搅拌法等措施,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 2.1.1换填法 将软弱地层挖深2~3m,然后换填砂砾等材料,作为人工填筑的持力层
同时将结构物基底压力扩散到下卧软土地层中,使其应力减少到下卧层的许可承载力范围以内,从而满足地基稳定性的要求,同时由于垫层材料的压缩性低于天然的软粘土层,采用垫层法也可减少地基的沉降量
砂、砾,碎石或石渣等无粘性土是最常采用的垫层材料,因为这类土的强度大,压缩性小,透水性良好,比较容易使之密实,且在不少地区料源丰富,价格便宜
该法适用与浅层软土地基的处理,由于该方法施工简便,在公路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
2.1.2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 该法属竖向排水体预压类型,主要适用于透水性低的软弱粘性土
是通过竖向荷载作用使地下水沿着塑料排水板向上渗透到砂垫层中,然后横向排到路堤外面,从而使软基固结,其主要施工程序: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就位→塑料排水板→穿靴→插入套管→拔出套管→割断塑料排水板→机具移位→摊铺上层砂垫层
其特点是施工简便快捷,造价较低,但仍存在少量工后沉降
2.1.3深层搅拌法 该法主要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
它是利用水泥,石灰或其它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别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将软土和固化剂(水泥或石灰的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坚硬拌和柱体,与原地层共同起复合地基的作用
其最大优点是工后沉降小,缺点是造价较高
2.1.4砂桩法 该法属料粒桩类型,适用于松砂地基、杂填土或软土,对地基土起置换作用、竖向排水作用和挤密作用,主要施工工艺程序:整平原地面→机具定位→桩管沉入→加料压密→拔管→机具移位
为加速地基固结,减少后期沉降,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堆载预压或超压施工,使地基强度显著提高,同时改善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其造价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和深层搅拌法之间
2.2路基处理 2.2.1台背填土处理方式 桥台后宜选用摩擦角大、强度高、可压缩性小、压实快、透水性好的填料,如岩渣、砾石、砂砾等,并要求填料级配适当
当采用粘土或粉质亚粘土时,应掺入灰剂量不小于6%的Ⅲ级以上石灰进行改良;当为塑性指数较小的砂土、亚砂土或粉土时,应掺入灰剂量4%~6%、标号325以上的普硅水泥进行稳定,必要时还可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处理
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m,填土高度视路堤高度而定
桥头填土处理的另一方式是在路床以下0~80cm内设置水泥稳定料改善层次,使路堤体的刚度有所提高
一般稳定层结构是沿路堤纵向距桥台背约10m长,用一定剂量(如4%~6%)的水泥进行稳定,并且远桥台端与路基相衔接处,采用1∶3设置斜坡
上述两种处理方式均能达到减少竖向变形和刚柔突变的成效
如两种方式同时考虑,则效果更佳
2.2.2台背填土处的压实 由于台背填土处位于路基和桥台衔接的特殊位置,成为碾压的薄弱环节,压路机难以碾压到位,距离太近时对桥台有影响,故要求台背填土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压实度必须达到95%,填土材料最大粒径不大于5cm,且有良好的级配和透水性,压实机械宜选用小型机具分层压实,对于机械夯实碾压不到之处,应及时采用人工补充夯实
2.2.3采用“填筑路堤预压”法施工 为减少桥涵两端路堤的工后沉降,从而使桥涵两端路堤与桥台结构物的相对沉降尽量小一些,一般可采用填筑路堤预压的施工方法,让路基排水固结,待路堤沉降基本完成以后再开挖涵洞或桥台位置土方,然后再施工桥涵
这种方法一般在沿海软基地区使用
2.3路面处理 2.3.1设置桥台搭板 搭板设置可以使在柔性路堤产生的较大沉降逐渐过渡至刚性桥台上,使车辆通过时跳跃现象大为减少
桥头搭板长度设计应根据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值计算确定,常取3~15m
搭板的近台端一般用拴杆固定在桥台前墙顶面或其牛腿上
当桥头引道为刚性路面时,搭板的纵坡可采用与路面设计纵坡平行方式(称平置式搭板);而当引道为柔性路面时,则搭板的远台端常置于路面面层与基层之间(称斜置式搭板)
2.3.2设置变厚式埋板 为避免二次跳车,常在搭板的尾端加设一段浅埋的变厚式埋板,其长度一般取3~5 m,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可将与搭板连接处的路面板改为变厚式板
在搭板、埋板或变厚式板的下层,为保证与桥台连接部位的刚柔层次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能渐次变化,建议采用强度及回弹模量均高于其它路段相对应的路面结构层材料,以提高该部位的整体受荷和抗冲能力,有利于减少错台幅度,调整不均匀沉陷,改善桥头跳车或二次跳车现象
3 结语 通过分析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本文对几种代表性防治措施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希望能用于指导施工,有效地减少桥头跳车
参考文献 【1】杨文渊、徐年编、桥梁工程师手册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
央企信托-623浙江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