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linbin123456

央企信托-111号·武汉汉N区集合信托计划

linbin123456 2023-11-15 110
央企信托-111号·武汉汉N区集合信托计划摘要: ?湖北武汉;?震撼首发!省会城市经济最强的市辖区,市场首融!?汉N区,产业发达、税收充裕,高居全国工业百强区第11名;GDP超2000亿,总量和人均都位居湖北省和武汉市各区第...
微信号:1832117795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湖北武汉;?震撼首发!省会城市经济最强的市辖区,市场首融!
?汉N区,产业发达、税收充裕,高居全国工业百强区第11名;GDP超2000亿,总量和人均都位居湖北省和武汉市各区第一名!
?在市场所有项目中,地方政府负债率(特别是宽口径债务)最低,财政完全自给自足,交易对手近年来没有信托融资,市场项目中还款能力最强!

?【央企信托-111号·武汉汉N区集合信托计划】
【要素】5亿,24个月,付息方式:
【税后年化】100万起 6.7%、300万起 6.9%
?【融资人】武汉CD建发,是担保人的全资子公司、合并财报,其对外融资和负债视同母公司的负债。
?【担保人】武汉CG城发集团,AA+公开发债主体,区国资委100%控股;公司总资产761.13亿,年营收63亿、净利润3.31亿;作为经开区最重要的基建实施主体,主要通过银行和发债融资,有仍未使用的银行授信300亿,资信非常优质,没有存续中的信托融资,还款代偿能力非常突出。
【稀缺区域】
?汉N区,即武汉JK区,是武汉工业和经济的主战场、排头兵。汉N区2022年实现GDP高达2008.80亿,人均GDP32.67万,总量和人均都位列湖北省和武汉市各区第一名。汉N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41.53亿,且税收占比超90%、财政自给率超106%,地方财政完全自给自足;地方政府负仅债率17.76%,首次市场化融资,还款能力远超其他项目。
?武汉市,湖北省会,副省级,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在交通、经济、科教、文化和医疗等领域都位居全国前列; 2022年GDP实现18866.43亿(全国城市第8位),公共预算收入1504.74亿 (全国城市第12位)。

政信知识:

客运专线提出了采用高性能砼(HingPerformanceConcrete,HPC)的要求,高性能砼的指标除了砼强度外,增加了结构耐久性指标

    下面针对试生产泵送施工中经常发生的堵管现象,探讨了应对措施

    C50高性能砼不同于普通商品砼,粘度大,泵送摩阻力大,制梁场预制箱梁砼最远泵送直线距离达到296m,换算水平距离450m,一般的砼泵出口压力低,不适宜C50高性能砼如此长距离的泵送,易造成堵管

    应对措施:遵循以下原则科学布管:①管路布置应按最短距离、最少弯头和最大弯头的原则来铺设,以减小泵送阻力,减少堵管的可能性

     关键词:铁路制梁场,高性能砼,泵送,堵管,措施   某铁路交通工程设计时速为300km/h,客运专线提出了采用高性能砼(HingPerformance Concrete, HPC)的要求,高性能砼的指标除了砼强度外,增加了结构耐久性指标

    下面针对试生产泵送施工中经常发生的堵管现象,探讨了应对措施

       一、设备导致堵管的原因及措施   1、砼泵选型不当引起堵管   C50高性能砼不同于普通商品砼,粘度大,泵送摩阻力大,制梁场预制箱梁砼最远泵送直线距离达到296m,换算水平距离450m,一般的砼泵出口压力低,不适宜C50高性能砼如此长距离的泵送,易造成堵管

       应对措施:根据砼种类、品质、配管计划和箱梁砼浇筑工艺要求,选用与泵送C50高性能砼特殊要求相适应的高速铁路制梁专用泵

    制梁场正式生产选用了飞翼公司生产的HBT900.18.200S砼泵代替之前试生产使用的某国内知名厂商生产的砼泵

    该砼泵采用双电机、双主泵,功率大、泵送压力大、管道采用加强型密封,对高标号、高性能、耐久性砼大排量输出工况尤为适用,其最大理论输送量(高压)60m3/h,最大理论输送距离(高压)垂直/水平:350m/1700m,出口压力(高压)18MPa

       2、布管不合理引起堵管   布管不正确,很容易导致堵管

       应对措施:遵循以下原则科学布管:①管路布置应按最短距离、最少弯头和最大弯头的原则来铺设,以减小泵送阻力,减少堵管的可能性

    ②在同一条管线中,应采用相同管径的砼输送管

    ③同时采用新旧管段时,应将新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

    ④泵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应不小于15m

    除出口处可采用软管外,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

    ⑤垂直向上配管时,地面水平管长度不宜小于垂直管长度的1/4,且不宜小于15m

    倾斜向下配管时,应在斜管上端设排气阀

       3、局部漏浆引起堵管   局部漏浆将导致砼的流动性能丧失和泵送压力损失,易造成堵管

       应对措施:①因砼泵眼镜板和切割环磨损严重导致二者间间隙过大而漏浆,应调整眼镜板和切割环之间的间隙,使小于0.2mm,若已无法调整,应更换磨损件

    ②因砼活塞磨损严重导致漏浆,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水箱中的水是否浑浊,有无砂浆,一旦发现水已浑浊或水中有砂浆,表明砼活塞已经磨损,此时应及时更换活塞

    ③砼输送缸磨损严重导致漏浆,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若每次更换活塞后,水箱中的水很快就变浑浊,而活塞是好的,则表明输送缸已磨损,此时应更换输送缸

    ④因输送管道接头密封不严,管卡松动或密封圈损坏而漏浆,应及时紧固管卡或更换密封圈

       二、操作导致堵管的原因及措施   砼泵的操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生产中,常由于误操作造成堵管

       应对措施:①操作人员应熟悉砼泵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要领,针对铁路客运专线制梁场泵送C50高性能砼,砼泵应置于高压状态,采用高压泵送

    ②砼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以湿润砼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砼接触部位

    ③开始泵送时,砼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

    泵送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方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④泵送过程中,料位应保持在搅拌轴以上,以免吸入空气,导致堵管

    ⑤泵送施工中操作人员应时刻注意观察泵送压力表的读数,一旦发现压力表读数突然增大,应立即反泵2-3个行程,再正泵,即可排除堵塞

    若多次反泵、正泵操作,仍未排除堵塞,表明已经堵管,应及时拆管清洗

    ⑥当发现进入料斗的砼有分离倾向时,要暂停泵送,待搅拌均匀后再泵送

    若骨料分离比较严重,应将分离的骨料清除或另加砂浆,必要时可打开卸料板把斗内的料全部排除

    ⑦停泵时间超过15min,应每隔4~5min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反转,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料斗内砼离析

    如停泵时间超过45min,应将管中砼清除,并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砼

    ⑧每次泵送完毕应将输送管道清洗干净,否则会造成下一次泵送时堵管

    ⑨当发现输送管道被堵塞时,采取下列方法排除:a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逐步吸出砼至料斗中,重新搅拌后再泵送;b用木锤敲击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将砼击松后, 重复进行反泵和正泵,排除堵塞;c当a、b方法无效时,应在砼卸压后,拆除堵塞部位的输送管,排除砼堵塞物后,方可接管

    重新泵送前,应先排除管内空气后,方可拧紧接头

       三、砼方面导致堵管的原因及措施   1、砼或砂浆离析引起堵管   砼或砂浆遇水易离析,造成有时在泵送砂浆或泵送完毕清洗管道时发生堵管现象

       应对措施:泵送前用水湿润管道,泵送砂浆前,放入一海绵球或海绵柱,将砂浆与水分开

    泵送完毕清洗管道时,也要放入一海绵球或海绵柱,将水与砼分开

       2、砼坍落度过大或过小引起堵管   砼坍落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砼流动性的好坏,砼的输送阻力随着坍落度的增加而减小

    坍落度过小,会增大输送压力,加剧设备磨损,导致堵管

    坍落度过大,高压下砼易离析而造成堵管

       应对措施:砼的搅拌机出机坍落度控制在200~220mm范围内,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

       3、水泥用量过少或过多引起堵管   水泥在泵送砼中,起胶结作用和润滑作用,缺少水泥或在泵送中漏浆,都会发生堵管,因此,水泥用量要适当

    若水泥量不足,水泥浆不能包容砼骨料的全部表面,砼在泵送时会产生很大阻力

    这种砼的保水性很差,容易泌水和离析,在泵送时易发生堵塞

    若水泥用量过大,会使砼增大粘性,也会增加输送阻力,而且对砼的质量也有影响

       应对措施:根据施工配合比设计确定最适宜的水泥用量

       4、粗骨料级配不合理引起堵管   粗骨料级配存在一个最佳值,合理确定骨料级配,对提高砼的泵送性能和预防堵管至关重要,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对砼的泵送也有影响

       应对措施:粗骨料采用二级级配,粒径5~10mm碎石与粒径10~20mm碎石质量之比为(35~45)%:(55~65)%,根据施工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值

       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的2/3,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针对C50砼,其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

         5、砂浆量太少或配合比不合适引起堵管   首次泵送时,搅拌主机、料斗、管道等都要吸收一部分砂浆,如果砂浆用量太少,将导致部分输送管道没有得到润滑,从而导致堵管

    砂浆的配合比也很关键,水泥用量太少也会造成堵管

       应对措施:泵送前计算好砂浆的用量,每200m 管道约需0.5m3砂浆,搅拌主机、料斗等约需0.2m3的砂浆,砂浆配合比同泵送砼配合比

       6、外加剂的选用不合理引起堵管   选用不合适的外加剂将使砼的可泵性和流动性变差,导致堵管

       应对措施:宜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砼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外加剂产品

    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有良好的相容性

    聚羧酸盐系外加剂性能优良,是首选的外加剂产品

    根据施工配合比设计,制梁场选用了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JM-PCA(I)型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能有效提高砼的泵送性能

       四、环境导致堵管的原因及措施   施工环境气温变化,引起砼性能改变,造成堵管

       应对措施:炎热夏季施工,在管路上覆盖麻袋或草垫,并用冷水浇湿,防止高温下砼水份损失过大造成堵管

    寒冷冬季施工,用保温棉包裹管道保温,防止管道内砼受冻,同时控制砼入模温度不低于5℃

     参考文献: 1.任宝玲,薛崇宪.华县制梁场001号梁体混凝土质量检测与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7,(S1). 2.曹新刚.郑西客运专线临潼制梁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整体模板设计与施工【J】.铁道标准设计,2007,(12). 在我国传统园林的发展中,园林艺术和它的左右近邻——山水画和田园诗文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园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及小品的安排,以及花木栽植,每每借用山水画论

央企信托-111号·武汉汉N区集合信托计划

    而风景主题的意境构思,题对楹联等又常常受到风景田园诗文的启发

    这种特殊的关系使我国园林艺术的风景美中常常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

    但也造成了古代园林艺术对理论研究的忽视

    古人造园,常常随意借用诗画理论的某些论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即便是有些独到的论述,也是零星地散见在一些文人墨客的笔记杂文之中

    直到明末的计成开始,对园林创作的理论研究才逐渐受到重视

    综观清代和近代一些造园家理论家的研究总结,笔者将中国园林造景的基本手法归纳为四句话: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山水为主、双重结构、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借景对景、引伸空间

       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因地制宜是指造园时根据不同的基地条件,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景色的美为我所用,这实际上也就是园林规划布局中的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的另一层意思是按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来塑造园中的风景,使园内景色富有自然天真的魅力

    园林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或者改造整理)山水风景美,使之更集中、更精练、更便于观赏

    祖国的山山水水,婀娜多姿,特别是那些经前人评定的传统山水名胜风景区,更是无山不秀,有水皆丽

    美丽的自然景色为园林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但是造园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以山水、花木和建筑等组景要素,经过艺术劳动,塑造出比自然风景更美的景色的实践过程

    这就要求艺术家认真归纳总结自然山水美的各种不同形式和它们的形成规律,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依据

       “活泼泼地”是苏州留园西部的一座横跨溪上的水阁,同时也作为溪涧景色的收头

    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从枫林中流出,到此水阁下隐去,好像穿阁而过,水虽止而动意未尽

    流水、小阁、青翠的小岗,充满了自然风景的活泼生气,实在是园林造景中以人工创自然的妙着,以“活泼泼地”来题名,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诗品》中这样写道:“生气,活气也

    活泼泼地,生气充沛,则精神进露,远出纸上

    ”园林风景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就要让园林充满活气,顺应自然地组织山水

    像“活泼泼地”一景就是如此,小建筑置于以土为主、间以黄石的假山平岗之中,溪水曲折流出,两岸枫树咸林,要是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在此小憩片刻,定会使人感到满眼生气,精神舒畅

       具体地讲,园林艺术处理山水(即叠山理水)的规律就是“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理贯通,全园生动”

    其实,山有脉络走向,水有源头流向,这是自然山水风景最一般的规律

    要是园林中的山无脉络,混成一堆,园中的水又是无源的死水,那末即使亭台建筑设计得再精巧,花木品种再多,整座园林也是生动不起来的

    因此,造园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山的脉络走向,疏通园中的水源,并使山水自然地交融在一起

    如果园林建在自然山林之中,那么就应该按照自然山岭的脉理走向来构山,这也就是明代计成说的“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 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

    要是平地造园,也要“高出可培,低方宜挖”,按照景色的需要使全园山石脉理协调并统一起来

       拥翠山庄是苏州城外虎丘山的天然坡度,依山势逐层升高

    园门南向,十余级朴素的青石踏步将游人引入翠树掩蔽之中的简洁园门

    门内有轩屋三间,构筑于岗峦之上的古木中间,是一处深邃幽奇的山中小筑之景

    轩北不远处,有突起的平台,台上建亭名“问泉”,与轩屋和一边的陡峭山坡互成犄角之势,是引导游人登山的点景小筑,既增加了小园前后的空间层次,又将人们的视线引向高处

    该亭的西、北两面,在真山的悬崖下又堆了湖石假山,气势相连,中间植夹竹桃、紫薇、白皮松、石榴等花木

    园墙隐约于山石花树之间,并不显眼

    园内的景色与园外的自然山林景色溶合在一起,充满生机和意趣

    等到经由自然山石和人工稍为叠砌的蹬道逶迤而上,来到主要建筑灵澜精舍的平台上时,往下看,是一片葱翠的虎丘山麓风景;往上望,则是巍巍虎丘古塔

    按照自然山水的脉理,人工构筑的小园与大的山水景色协调而统一

    拥翠山庄咸了虎丘山的著名景致,而虎丘的山林古塔也成了小园不可缺少的借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园林风景中山水的基本关系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

    只有能流转的活水,才能给山带来生气;只有富有生命力的水,才能活泼泼地映出园林景色

    要是园中的水是一潭死水,就会腐臭变质,根本谈不上自然之美了

    为此,计成在《园冶》中指出:造园在初创阶段就要“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自然山水中的园林,得到活水比较容易,只要引进天然水源就可

    如杭州灵隐寺的冷泉、无锡寄畅园的二泉水等

    有地园林中,泉水源头本身就是很好的一景,如太原晋祠的难老泉、济南大明湖的趵突泉

    有的园林中较大的水面被作为城市的调节水源和畜水库,如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等

    城市园林,也要疏通水的去路,接入天然的河道

    古园中的闸桥、闸亭都是为控制外河和内水而设立的(如《红楼梦》)大观园中的重要一景沁芳桥便是闸桥)

    有些城市园林,实在没有办法接通活的地表水,造园家便因地制宜地在溪池的最深处,打几口井,将园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活水沟通,来保证水的活力

    江南一带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常用这种办法救活水源

       酷爱游赏风景的苏东坡曾这样评价园林中的建筑和植物景观“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草木如名节,久而后成

    ”意思是说台榭建筑只要有了钱,马上就可以造起来

    园林中的花草树木却不是立刻便能长成,需要十几年或数十年的生长

    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对园林植物的重视

    绿是生命之色,园林中要是没有植物,一片灰黄,就会变得死气沉沉

    因此,花草树木是使园林景色富有生气、活泼可爱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园林植物的栽植也同山水造景一样,要顺应自然

    我国古园中栽花种树的原则,是让其自然生长,不加人工约束

    因此,在古园中几乎看不到西式花园中那种笔直的林荫道,修剪成几何形体的树木和十分对称、规正的花台,园中植物几乎都是姿态舒展、生意盎然的

    而且它们往往间杂种在一起,就象在山野中一样

    有姿态古拙可以入画的老树,有随时会变化的各色花果,诸如桃、李、海棠、柿子等果树,在园林中互相辉映,给景色平添了不少山野的自然气息

    在苏州的一些城市园林中,至今人们还能欣赏到“老榆旁岸,垂杨临水,幽篁丛出”的野趣(拙政园中部池上两岛)和“漫山枫树,桃柳成荫”的城市山林风貌(留园西部小岗)

       植物布置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另一个表现是不求品种的名贵和齐全,山野村落中一些常见树种,如榆、槐、杨、柳、银杏等都是园林的座上客

    就是一些较低等的植物,如石上的青苔,罗网般缠绕在假山石峰上的络石,山脚石缝裂隙中长出的书带草,伏在地上生长的小灌木、箬竹,在园林中也是随处可见

    它们既增加了山石景的自然情趣,又起到遮掩某些残留的斧凿之痕的“藏拙”作用,是造就园林自然活泼景致的很好辅助

       二、山水为主,双重结构园林艺术是最终产品是立体的风景形象,毫无疑问,山水林泉等自然景物是它的主要部分

       虽然有些城市的庭院小景,看上去全被建筑所包围,好像建筑在这些小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其实不然,这时楼馆廊榭多半是一种背景,仅仅起到陪衬的作用,人们观赏的主要对象还是廊边墙前的石峰和花木

    有了它们,这种建筑空间才能称之为庭院

    因此,园林创作的第一步就是塑造山水地形

       北京圆明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集大成的精品,也是世界园林史上的杰作

    它的景色特点是“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可见真山只是作为远景借入到园内来,主要景色还是来自平地上挖池堆山,人工创造的山水地形

    当年修建圆明园的时候,雍正皇帝曾用16个宇总结了塑造风景的经验:“因高就深,傍山依水,相度地宜,构结亭榭”

    这16个字的概括深得“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要领,说明大型皇家园林的建造也是因高就深地筑山理水,使山水相依傍,这种人工塑造的有高有低的山水地形就是园林风景的骨架,要是没有山水骨架,西山脚下的一片平川是没有多少观赏价值的

    圆明园风景之所以会使中外游览者为主拍案叫绝,主要就在于造园家应用了传统的山水构筑技法,在平地上开挖了湖、海、溪涧,堆叠了连绵盘桓的假山,在这基础上,再相度合宜的位置,布置亭榭等建筑,从而创造出来千变万化的景色

    一位曾在清宫廷如意馆当画师的法国神父致诚非常欣赏圆明园的山水地形,他认为园景的层次和变化就依赖于这种地形

    “人工堆起来的七八米至数十米高的小山丘,形成了无数个小谷地,谷地里有河渠池沼,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同花坛、流泉组成了可爱的整体……穿亭过榭又钻进山洞便是另一个谷地,地形和建筑物都跟前一个完全不同

    ”   大园如此,小园也一样

    苏州环秀山庄是一个仅有一亩多地的小园,得力于清著名造园家戈裕良的深湛技艺,在这有限的面积之内,塑造了以假山为主、溪地为辅的大起大落的地形,使小园现出质朴自然的山林风貌

    主山在池东,有前后两峰

    前峰突起于水面之上,虽不高,却巨石嶙岣,气势磅礴,是堆叠得极好的峭壁峰,山中构筑有洞

    后峰稍矮,两峰之间有幽谷断崖,其间植物有数株古木,阴翳森然

    两峰之外,还有几个小峰环卫左右

    整座假山均用湖石堆成,层次分明,山峰石壁微微向西南侧倾,加上湖石的纹理体势,给人以形同真山之感

    后山在溪北,临水为石壁悬崖,石壁与前山相距仅1米,形成深约5米的峡谷,加强了山形的危峻

    园中山有脉,水有源,山分水,水穿山,山因水活,水绕山转,使咫尺小园的山水景呈现出充沛的生机,成为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一处瑰宝

       可见,园林的总体布局中,山水地形的设计极为重要

    园林风景是否自然天真,是否有野趣,是否曲折变化,是否余意不尽,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

       然而,地形塑造、山水景的布置,只是造园的第一个结构层次,这一层次只能造景而不能组织游览

    欣赏园林艺术和欣赏风景画不同,风景画是山水的平面表现,人们只要面对它看看就行了,而游园必须循着游览路线,进入到艺术品内部去观赏

    要是只有第一层结构,没有路、桥可通,没有设计好的游览路线,我们只能象看大盆景那样来“看”林,更谈不上在园林中结合赏景进行读书、宴客、游戏和居住等日常起居活动了

    要使园林真正满足游赏和居住功能,还必须在山水结构的骨架上加上道路、桥梁、游廊以及厅堂、亭榭、楼台等第二个结构层次

    这一层结构,一方面是组织游览路线,引导人们游赏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可以对第一层山水结构进行更好的“精加工”

    象园中的亭台建筑固然是人们赏景休息和起居生活必不可少的地方,而它那轻巧的造型和绚丽的色彩点缀在山石林木中,确实可以为景色增添几分妩媚

    因此,只有加上了第二层结构,组织了游览,设立了含有多种活动内容的观赏点,并使它和山水结构溶合在一起,园林艺术才完善了

       苏州环秀山庄假山峭崚雄险,但如果比山上没有游路可以通,景区也没有建筑亭台与之相对,这半亩大小的假山将会变成一座巨大的山石盆景,只能看不能游,其艺术魅力就会顿减

    事实上,环秀假山之所以会受到中外造园家的重视,是和山上山下游路安排的妥当、建筑布置的巧妙分不开的

    这一点园林家陈从周在他的《苏州环秀山庄》一文中有详细的描述:“主山位于园之东部,后负山坡前绕水

    浮水一亭在池之西北隅,对飞雪泉,名问泉

    自亭西南渡三曲桥入崖道,弯入谷中,有涧自西北来,横贯崖谷

    经石洞天窗隐约,钟乳垂垂,踏步石,上蹬道,渡石粱,幽谷森严,阴翳蔽曰

    而一桥横跨,欲飞还敛,飞雪泉石壁,隐然若屏,即造园家所谓”对景“

    沿山巅,达主峰,穿石洞,过飞桥,至于后山,枕山一亭,名半潭秋水一房山,缘泉而出,山蹊渐低,峰石参错,补秋舫在焉

    东西二门额曰”凝青“、”摇碧“,足以概括全园景色

    其西为飞雪泉石壁,涧有步石,极险巧

    ”   假山的峭壁、洞壑、涧谷、飞泉、危道、险桥、悬崖和石室等景色,不是亲身游历,是不能领略其中之趣味的

    这座占地半亩的小假山,却辟有60余米山径,盘旋起伏,曲折蜿蜒,将山上山下的所有精华之景都串在一起,使湖石假山的玲珑剔透、变化万千的美统统显现出来

    再加上亭、房、阁、舫等建筑的陪衬点缀,两个结构层次在这小园中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北京北海公园的琼华岛和白塔山是倍受人们喜爱的园林风景

    它的美也在于山水和建筑这两个结构层次的互相衬托和互相辉映

    现在的塔山山麓,立有不少石碑,其中有一块刻着清乾隆皇帝的《塔山西面记》,上面有这么一段话:“室之有高下,犹山之有曲折,水之有波澜

    故水无波澜不致清,山无曲折不致灵,室无高下不致情

    然室不能自以为高下

    故因山以构者,其趣恒佳”

    这一段关于园林造景的总结是很有见地的,它说出了地形和建筑两个层次结合的一般规律一一互相依托,互相陪衬,相得益彰

    北京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北的妙应寺白塔要比北海白塔高大许多(是国内现存元代喇嘛塔中最大的一座),但看上去远没有北海白塔那么突出,那么美丽,其关键原因是那里没有起伏的山地可依靠,没有秀丽的园林环境可相衬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富于地形变化的琼华岛山林给各式各样的园林建筑提供基地,那么山上那巍峨的秀塔,北部临水半圆形的长廊、水榭,高踞在峰岭之上的亭台,顺地势蜿蜒起伏的云墙等就如同海市蜃楼一般,缺少了存在的依据

    同样,琼华岛要是没有这些建筑的修饰,也只不过是水中普通的一座石相间的岛山,绝下会有如此大的名声

    

央企信托-111号·武汉汉N区集合信托计划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linbin123456本文地址:http://www.lcbz.org.cn/post/89495.html发布于 2023-11-1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债券政信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