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山东枣庄晟润水务2023年债权项目】
【基本要素】规模:1.5亿,分期发行;期限:12个月;付息方式:自然季度付息(每年3.10、6.10、9.10、12.10);
收益:10万9%,50万9.2%,100万9.5%,300万9.8%(合同收益7.5%,差额收益打款一个工作日内补足)
资金用途:用于枣庄市薛城区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一期
【融资方】山东xx限公司于2019年11月29日成立,注册资本6亿元。枣庄市薛城区国资局全资控股的ZF平台。
【AA担保方】山东晟鸿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枣庄市薛城区国资局全资控股的当地最大ZF平台。22年总资产301.84亿,营业收入21.44亿,净利润1.47亿。主体评级AA,存续2只债券合计10.70亿,均晚于本产品到期。金融机构认可度高,担保代偿能力强。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方提供2亿元应收账款质押。
【专款专用】本次融资用款项目由区发改局批复同意实施,资金专款专用,安全稳健。
【地方简介】山东为中国GDP第三大省份,占全国GDP的7.3%;枣庄市为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省重要的现代煤化工、能源、建材和机械制造基地,新兴科技创新基地,鲁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22年GDP为2039.0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88亿;下辖薛城区为枣庄市中心城区,枣庄市委市政府、高铁枣庄站、枣庄西站所在区,22年GDP为296.47亿元,排名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23亿元。
新闻资讯:
信托与银行理财的差别
大家平时接触的理财项目,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是大多数人印象里,最最熟知,印象最深的,我想应该就是银行的理财项目了。一提到银行理财,大家的看法可能褒贬不一,有的觉得它安全可靠,风险低,甚至觉得投了不会有事。也有部分人认为银行理财收益低,投资标的不明确等等。那么今天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信托与银行之间关系构成:
首先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就是银行理财)80%以上的项目内都有投资于信托的部分,只不过这个部分有大有小,这是什么意思我给大家解释一下,银行理财属于间接投资,举个例子,一个银行理财项目,投资者们总共认购一个亿,那么这一个亿不会有明确的标的去投资,有可能会呈现出0%-40%投资国债、央行票据;0%-90%投资银行间债券资产;0%-90%投资信托计划等债权类投资,这样的一种投资范围说明。
这个大家可以去每个银行的APP查看银行理财具体项目的投资说明书,里面一项为投资方向会写的很清楚,在下图中给大家展现的是招商银行理财的投资说明。注意很多银行理财项目没有明确说投资信托计划或产品,投资方向里提到的债权类投资就包含着信托计划在内。从这一点也可以简单对比一下银行理财和信托各自的特点:
银行理财实属分散投资,收益低,浮动收益,但相比市场其他产品安全性很高,而信托产品每个有明确的标的,收益比银行理财高,有固定的收益(这里仅指固收类信托),产品安全性能纳入银行理财投资范围可见风险不高,属于稳健性投资
从另一个角度看:
信托产品有大半是通过银行卖出去的(为什么因为老百姓相信银行,银行知道你存多少钱,没办法这就是优势)。而其中有些银行直接销售信托产品,还有些是商业银行自身的理财资金池产品。但往往客户不清楚自己买的是啥类型的产品,有统计数据指出:90%客户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都没仔细做过风险评估和理财说明书,只信任银行的安全性保障性,这样的投资,在刚性兑付打破的今后,事故只会愈来愈多,学习必要的金融知识,谨慎投资才是对自己财产的负责。言归正传,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是4-5%,信托理财产品收益9%左右,其中的的利润差就是银行利用优势赚来的便宜钱。此外银行还要赚大部分发行费。因此银行理财资金占了信托发行规模的1/3。
现在银行已经很少公开卖信托产品了,至少我接触到的银行是这样的。因为这样客户就会知道信托这种低风险高收益的产品,银行肯定不愿意;所以除非客户主动要求,不然银行很少会主动推销信托,即使客户问起来,银行代销的信托产品收益率也大大低于信托公司直销,银行美其名曰是产品经过银行的筛选风险更低,但仔细一看就知道不仅收益率低于信托公司直销的,而且基本是小信托公司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利益。小信托公司收费便宜,通常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通道而已,这样利差比较大,品牌好的信托公司银行不愿代销,如果要风险低,为什么只要代销小信托公司的呢真正出问题了,银行也不会负责的,因为信托公司才是法律意义上的受托人。比如中诚信托30亿矿产风波,项目是工行推荐的,工行赚了4%的发行费,中诚赚的不会超过0.5%,中诚信托不过是银行的通道而已。但出事了,银行把责任撇得干干净净,说自己只是代销,信托公司才是受托人大家心里应该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吧。
当然我没有批判银行或者银行理财,毕竟他降低了投资和理财的门槛与风险,但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去向大部分是购买信托和券商资管产品等,也是事实。因此很负责任地跟各位建议:如果资金够得上信托和资管业务的门槛,为何承担相同的风险却又让银行再赚一半走呢直接去买信托和资管就好了!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在银行买踏实,靠谱,实际上,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到大多数,其风险直接对应相应的投资标的,并不是银行在给你承担相应的风险而是信托和券商的风险管理机制,之所以银行理财产品兑付好也是因为这两类业务本身兑付非常好,制度的红利给了他们机遇,这就是金融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关注资金的去向,非常有用,可能会让您的理财效果翻倍!